潘云鹤院士:物联网时代 数据为王

体育6个月前发布 ooozhi
15 0 0

我们在超市买的每一样东西都具有“身份证”,它们的每个制作环节都能让顾客一目了然……这一切在“物联网”时代不是梦。

近日,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中国智能CAD领域开拓者潘云鹤院士回到故乡杭州,和科学爱好者们细语聊天,分享物联网时代的“智慧生活”:

“物联网”实际上还没有统一定义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由MIT 1999年提出。2005年11月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国际电信联盟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开始聚焦这个词。

它是指:把任何物品通过信息传感设备(如RFID)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可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基于这个概念,物联网被分析为感知、传输、处理三个基本部分来理解。

计算机科学家、通讯科学家、控制科学家、智能尘埃科学家,都从各自的角度提出过有关物联网的概念,且相互之间很不同,好比“盲人摸象”,只及一处,看不到全貌。可以说,物联网是一个由几种领域平行研究而正在逐步成型的概念。

目前公认的是:对于物联网,实际上还没有统一明确的定义。

云计算,受限于海量数据

盲人摸象中,还有第五个瞎子,他是谁?是一朵飘来的云。

云计算,现在和物联网一样非常热。

云计算是拥有的大规模的软硬件设施(称为“云”)的公司通过互联网向用户提供分时或分空间服务的一种技术。 云计算是一种新技术,更是一种新商机。

它有3大优点:每个单位中心服务器都是按峰值需求配置的,其平均利用率仅为5%-20%,而云用户不需购买昂贵的大型计算机或服务器群,而代之以租用;云用户也不须购买所用软件,而代之以租用,这非常符合互联网上的“软件即服务”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SaaS的用户和供应商可以双赢;由于计算机硬软件在不断升级,而且病毒猖狂,使用与维护均需要大量的人力与空间,而云用户省去这些麻烦,只需要提供信用卡。

正因为如此,从Amazon 、IBM到微软、Google,各大IT巨头纷纷宣传与布局云计算;各国政府也在积极推动“云计算”。云计算推出时间不长,但瓶颈已经开始暴露出来:数据的安全性、数据传输的瓶颈、云服务的不兼容等。

云计算的所有瓶颈,都起因于海量数据。因为计算之云,实起于数据之海。“数据海”将会成为IT产业界的另一波浪潮。

人机或能结合,变成“脑脑互通”

物联网的各大模块中,各种技术的发展和技术之间的综合集成,将会向工程科技提供巨大的空间。比如在物联网当中,我们可以随意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也可以将自己的信息随时传递出去。甚至,将人脑与计算机结合在一起,变成“脑脑互通”。

未来,物联网将会深刻地改变人类生活。它将广泛应用在电网、物流、家居、医疗、农业、国防军事等众多领域,呈现广泛感知、高效流通、海量聚合、智能处理、人机交互等特点。

各行各业建起物联网,不但将大大促进我国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且对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都有促进作用。

物联网时代,我们可以用电视屏幕视频聊天;可以远程控制家里的电器;可以手机订菜等;也可以用更加有效的方法来控制食品安全。

欧美已经大量使用RFID标签和动物身体微型传感器,对奶牛、肉牛、养猪场等进行精细化管理;动物每天的饮水量、进食量、运动量、健康特征、发情期等重要信息都可以被记录与远程传输。

“数据为王”,不无道理

通过数字图书馆的例子可以看出:100万册图书,就是一片数据海。这片数据海上,可以诞生许多“云”,它都是基于很巨大的数据。

从数字图书馆的例子可以看到:计算之云是如何从数据之海中朵朵升起。从数据海中可以升起越来越多的计算软件,由浅到深地开拓各种应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数据为王”,不无道理。

越来越多的数据海正在出现:比如商业数据中心,把中外每一笔出口交易的数据都储存了起来;遥感数据中心,把气象、海洋、国土、通讯数据都统一起来;还有新华数据中心、银行数据中心、证券数据中心等。

数据海和物联网将有密切关系。

物联网创造出的数据将远多于互联网,因此物联网将创造出更多的数据海;物联网所创造出的数据,描绘的是物质运动的规律、经济变化的规律、自然变化的规律,更加真实、可靠、有价值,可以从其中挖掘出更丰富更有用的知识。

因此,物联网数据将对经济运行产生重大影响:它可用以控制与管理物质对象的运行;

和互联网的通讯数据不同,物联网的数据将涉及全部第一、二、三产业中物与企业的运行数据。如果全部数据海都掌握在商业公司之手中,很不安全,甚至是危险的。对此,政府应当有预见地进行布局。

数字图书馆,就是数据的海

我举个数据海的例子:数字图书馆。

2000年,中美计算机科学家联合发起“中美百万册数字图书馆合作计划”,美国由当时的克林顿政府信息顾问委员会主席Raj Reddy牵头,中国由浙江大学牵头。我们建成了17个扫描加工中心,拥有各类扫描仪150余台、微机400余台、月加工能力1500万页以上;我们制作了巨大的扫描仪,不仅可以扫描图书,还可以扫描大幅地图。

这个拥有百万册图书的数字图书馆,是全球最大的公益性数字图书馆之一,日访问量40万人次,用户遍及80多个国家。

数字图书馆能做什么?

主动性信息服务功能:可以根据你的兴趣,为你建立个人图书馆。

相关资讯的挖掘:武汉大学文学院用了20年,编了一套《中国文学编年史》,把所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按照时间进行编排。

阅读模式的转变:读到一种植物,可以看到和这种植物有关的很多东西,包括图片、视频等。

典籍知识的创新:中国工程院5年前提出,希望能够有一个著名的书法家为院名题词,我们从数字图书馆中寻找颜真卿、赵孟頫、柳公权、苏东坡的字,最后选了苏东坡的字,组合成题词。如果没有现成的字怎么办?数字图书馆可以对特定风格的字体进行设计。 潘云鹤院士:物联网时代 数据为王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