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领域物联网发展滞后 运营商开出“虚拟”良方

财经5个月前发布 ooozhi
12 0 0

“经过数年的发展,物联网在电力、环保、物流等一些垂直行业发展较快,已经取得了一定规模的进展;但是在家居、农业、支付等水平行业,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仍然面临着巨大挑战。”在近日举行的第11届中国(北京)RFID与物联网国际峰会上,中国移动首席科学家陈维表示。

来自另外两家运营商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专家,也不谋而合地表达了相似的观点,不难看出,如何开拓水平行业的物联网应用已经成为三大运营商面临的共同难题。

政策利好支持物联网井喷

自2009年以来,物联网在我国作为国家战略不断深化,比如2011年和2012年,工信部连续两年分别下发规模达5亿元的专项资金,2012年发改委推出规模达6亿元的物联网技术研发及产业化专项资金,2013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受国家层面总体规划的引导,各个地方也行动起来,据悉目前全国近30个省市已将物联网作为新兴产业重点发展,发布了专项规划或者行动方案。在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的推动下,物联网在我国发展的资金和政策环境不断向好,促进了物联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层次的持续深入,标准的不断成熟。

国家金卡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张琪的一组数字对物联网近年来的发展态势进行了说明:2012年我国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达到3650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38.6%;这一年我国M2M终端数量超过2100万台,年均增长超过80%,成为全球最大的M2M市场之一;当年我国RFID产业规模达到236.6亿元,比上年增长31.7%,RFID产业链基本形成。

目前来看,我国物联网发展的政策环境仍将持续利好,仅以工信部的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为例,这一总额达50亿元的专项资金目前发放了10亿元,尚有40亿元有待发放。为此,各个方面均对我国物联网发展给出了乐观的预期。例如张琪预计,2015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将达到7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GSMA预测,2020年全球M2M移动蜂窝连接数将达到23亿,中国将占21%;而ABI预测5年内中国将净增5000万以上的M2M移动蜂窝连接。

在物联网总体规模扩大的同时,在物联网的制高点——标准领域,我国也取得了一定进展,比如无线传感网标准组已成立14个标准项目组,目前已制订了6项传感网网络标准征求意见稿;CCSA TC10目前已有11项标准送审。“我国在物联网标准领域丝毫不落后于国外,有的已在全球领先。”中国电信副总工程师靳东滨如此认为。

水平化领域相对滞后

运营商作为管道提供者、平台开放者以及应用开发的参与者,在物联网领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对运营商的状况进行分析就能得出物联网发展的具体特点。

从本次峰会得到的信息显示,虽然物联网在我国总体形势较好,但是具体来看也呈现出了一定的不平衡性:垂直领域起步早,进展快;水平领域相对滞后,目前仍面临层层障碍需要解决。

所谓垂直领域,指的是智能公共事业基础设施,环境、安监等政府监管,以及物流和资产管理等,这些行业的产业链较为封闭,通过私有内部协议以及端到端的垂直一体化解决方案满足用户需求;水平领域的物联网应用则以M2M为主,这个领域具有公开的标准接口,产业链较为开放,典型的应用如汽车信息化、移动医疗、移动支付等。

中国联通物联网办公室主任马彦表示,目前我国在物联网方面形成了两极化发展的模式:垂直化领域是以IT为核心的行业信息化模式,水平化领域则是以CT为核心的M2M应用模式。

两大领域特点迥然相异,而在发展进度上也存在着巨大差别。马彦表示,目前我国物联网发展以行业信息化模式垂直发展为主流,共享水平支撑的M2M发展模式尚未形成规模。

中国移动首席科学家陈维通过列举具体数字对垂直领域的快速发展进行了说明:2010年国家电网智能电表招标总量为4531.43万台,预计到2015年全国智能电表用户数将超过1.4亿户;在智能环保方面,截至2011年上半年,全国已建成349个污染源监控中心,并对近1.6万家重点污染源实施了自动监控。而在水平化领域,比如移动支付方面,受困于不同阵营的博弈和标准的不统一,我国近场支付一直进展缓慢,直到本月中国移动才推出了正式商用的移动支付业务,而中国联通的可商用业务仍在最后冲刺中。

得益于政府引导和相关行业主导者的推动,垂直领域的物联网发展已经成果初显,将水平化领域远远甩在了身后。

终端、平台等是短板

然而,物联网的规模发展离不开水平化领域的同步进展。因为垂直领域的物联网应用发展成本较高,比较适合于政府以及大型企业项目,对于涉及民生的小众化需求无法满足;此外,垂直领域未来进一步数据整合、挖掘和产生增值存在困难。而水平化模式适合潜力巨大的公众市场,大数据、云计算、IPv6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更容易在水平化发展模式中发挥作用,该模式也有助于推动物联网走向开放。综上分析,水平化领域的同步跟进对于物联网未来的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对于运营商而言,推动水平化领域的物联网也具有战略性意义。马彦表示,运营商在垂直化领域主要定位于支撑者,由客户自建系统,运营商提供固网光纤、高速无线网络、ICT服务等网络连接服务;在水平化领域,运营商在提供连接服务的基础上还开放各种能力,例如建设M2M专网,实现连接层和能力层功能开放,提供专用支撑系统支持创新业务流程,开放API提供自服务门户等。

不难看出,运营商在水平领域将获得除管道收入之外的更多价值。因此能否在水平化领域有所突破,将直接影响运营商在物联网领域的角色和地位。

大会上透露出的信息显示,运营商已经在思考水平化领域物联网滞后的具体原因,并研究提升其速度的对策。

“由于涉及到信息的深度开放,并缺乏统一的通信标准,终端差异性较大,业务平台太多,能力缺乏开放等原因,在一些水平领域物联网应用规模不大,当前面临着较大挑战。”陈维如此总结水平领域物联网落后的原因。

终端标准化、平台和能力开放,也成为了运营商主要的发力方向。

促使终端标准化

对于终端的差异性,一位物联网专家曾经这样描述:“物联网是个典型的碎片化市场,有的业务用户规模只有几百户,有的甚至只有几十户,而月均用户收入可能只能3元钱,对于如此微利甚至是负利润的市场,终端厂商丝毫没有兴趣去开发。”

没有终端做支撑,物联网自然失去了发展的根基,物联网应用规模小和终端不成规模形成了恶性循环:物联网单一应用规模小,造成终端成本较高,这就制约了用户对物联网应用的接受程度,而物联网应用规模难以扩大又造成了终端数量少成本高。

据悉,目前运营商正在物联网终端领域积极推进规模的扩大和成本的降低,其方向主要体现在芯片和模组方面,目标则是使终端标准化。

在芯片方面,中国联通与通信芯片厂商协同以降低M2M终端硬件成本,通过重用既有成熟的手机芯片技术,以减少研发成本、提高出货量和降低芯片价格,同时推广SoC芯片,提高终端集成度,并延长应用于M2M的芯片生命周期,降低终端厂商的芯片更换成本;中国移动则已启动研发物联网专用芯片,这种芯片具有高度集成、统一通信协议及软件接口、高通信质量保障、低功耗低成本的特点。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这两家运营商都抓住了影响物联网终端的关键因素——芯片环节,通过促进芯片规模量产、降低芯片成本来降低物联网终端的成本。

在通信模组方面,运营商的做法是与厂商协同,降低M2M终端开发成本,主要包括支持Java编程,减少嵌入式应用开发难度和时间,降低应用开发成本,并推广集成了运营商SIM卡、通信协议的模组或DTU。最终把降低了成本的通信模组切入到设备中,拉低终端成本,从而促使水平化应用得到规模发展。

除了使终端标准化之外,中国电信靳东滨介绍,物联网终端分为嵌入式和外挂式,其中嵌入式终端软件与手机结合,开发难度大,外挂式技术难题已解决,使用灵活,可以满足物联网终端的一时之需。当然,外挂式使用场景有限,长期来看物联网发展还是离不开嵌入式终端。

开放能力平台

在物联网领域,运营商一直在倡导将自身定位为“管道提供者、平台提供者和应用开发的参与者”,其中平台提供是最具前景的模式。而在本次大会上,来自运营商的两位代表均更进一步,表示要打造物联网的虚拟运营。

“为推动水平化领域M2M的发展,中国联通将对外提供开放接口,推动物联网的虚拟化运营。”马彦表示。而靳东滨的观点与之不谋而合:“物联网的未来方向是开放能力平台,为虚拟运营商提供发展空间。”来自中国移动的陈维也重点论述了构建能力开放平台、聚合产业力量的观点。

运营商在物联网领域打造虚拟运营,和其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推虚拟运营的原因非常相似;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小众化特点决定了运营商不可能很好地研究每个细分市场的特点,很好地满足每个用户的需求,因此需要借助虚拟运营的力量来创新业务,满足用户需求;而物联网也具有小众化的特点,同样不可能聚焦每个细分市场的运营商也需要通过虚拟运营的方式,与业务和应用开发者合作去满足用户需求。

马彦表示,中国联通将把传统的电信管道服务向M2M智能通道服务升级,形成十大核心能力,提供开放门户和API,支持虚拟运营,打造以CT为核心的M2M生态系统,从而提升网络服务的价值。

中国移动则表示要开放云平台,构建开发者社区,以聚集物联网应用开发者,打造应用开发环境,支持物联网应用的在线开发,支持终端应用的远程下载。

“物联网用户分散、个性化需求众多的特点,注定了这一行业缺乏主导企业,运营商需要改变传统的主导者心态,以协作者的身份参与水平领域物联网应用的开发,通过将业务能力层的M2M共性能力封装成产品,促进产业链伙伴的广泛参与,以促进水平领域物联网的发展。”陈维表示。

链接

张琪:我国物联网标准工作取得良好开端

在近日举行的第11届中国(北京)RFID与物联网国际峰会上,国家金卡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张琪表示,我国物联网标准工作已经取得良好开端。

张琪介绍,截至目前,无线传感网标准组已成立14个标准项目组,已正式发布传感网《总则》、《术语》等6项标准意见征求稿;CCSA TC10目前立项58项,有12项完成报批,11项标准送审;电子标准工作组已经有31项RFID国家标准立项,16项电子行业标准立项,其中已经进入报批阶段的项目有10项,正式批准发布的项目有4项。

此外,国家物联网基础标准工作组已经成立总体、标识和信息安全三个项目组,正在组织标准立项建议工作;行业物联网应用标准工作组以首批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为依托,正在组织标准项目的立项申报工作,公共安全行业正在组织的申报也包括公安物联网的标准。而一些行业与物联网相关的标准已实施,比如智能交通国家标准。

张琪表示,尽管如此,我国物联网标准仍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而标准形成的前提是各方妥协和达成共识,只有软件互联互通、硬件标准统一,才能算得上是标准形成,而这注定了标准制订是项艰苦细致的工作,她因此呼吁更多的企业能够参与到标准的制订当中。 水平领域物联网发展滞后 运营商开出“虚拟”良方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