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ocell商用势在必行:将成室内覆盖主流产品

财经4个月前发布 ooozhi
10 0 0

C114讯 10月23日消息(岳明)毫无疑问,今年是国内4G规模商用的元年。三大电信运营商都进行了大规模的LTE网络建设,其中速度最快的中国移动甚至已经部署了接近50万个TD-LTE基站,基本完成了全国主要城市与交通干线的覆盖。

在完成广域覆盖之后,网络容量、热点和室内覆盖又成为了摆在运营商LTE网络面前的难题。因为,根据业内机构的统计,有超过90%的业务是发生在室内的。但LTE的工作频段较高,在覆盖和穿透方面较弱,单纯使用室外宏站的方式无法解决室内覆盖的需求,而围绕着室内深度覆盖也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当然,不仅仅是在LTE时代,就算是在2G和3G时代,室内覆盖也一直是老大难问题。那么,在移动数据业务唱主角的LTE时代,室内覆盖将面临哪些新的挑战?业界又有哪些创新的解决之道?未来又将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呢?对此,大唐移动移动通信事业部副总经理王震在接受C114专访时为我们进行了解读。

老大难:传统室分系统难以为继

随着LTE网络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进入业务体验、应用为王的时代; LTE时代90%的数据流量发生在室内。因此,做好室内网络覆盖并满足用户诉求,是运营商构建以客户体验为中心的网络运营的基础。

“的确,运营商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王震说,“从2G时代开始,就非常重视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但在LTE时代,很多传统的组网思路已经很难满足实际的用户需求。”

最原始的室内覆盖方式,通过室外宏基站将信号直接“打入”室内的方法在LTE时代已经难以为继,LTE更多的在高频段部署使得玻璃、砖墙、水泥等障碍物对宏基站信号造成的衰减影响更为严重;如果依靠室外宏基站做室内覆盖将大大增加宏站数量和建网成本,同时也难以保证用户获得良好体验。

后来的分布式天线系统(DAS)则主要是面向语音业务覆盖进行设计的,且网络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无法平滑升级支持LTE多天线技术,难以满足LTE网络对于容量的巨大需求。

从组网的角度来看,传统室分系统也面临着很多问题:首先,传统室分要进行耦合器、功分器、合路器等安装;需要进行专项供电、GPS安装、IR部署、馈线安装等各项工作;其次,传统室分基站开通复杂,要开通各种有源器件;最后,传统室分维护、优化难度大,需要进行人工获取邻区信息,邻区参数和切换参数需手工配置,网络动态调整需人工优化和配置等。

“由于无源器件多、故障点多,缺少精细化监控,用户投诉定位难,建设和维护各项成本非常高。”王震说。

新方案:没有包治百病的灵药

正是看到了传统室内覆盖解决方案存在的问题,大唐移动提出了基于Nanocell技术的NEOsite解决方案。

据王震介绍,该方案是大唐移动HetNet网络整体架构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可以帮助运营商提升室内覆盖容量,应对大流量的挑战。方案主要包含NEOsite(fBS)小基站系列产品、UGW1100融合网关和UMS6600综合网管系统。其中,NEOsite(fBS)小基站系列产品是业内首款支持TD-SCDMA/TD-LTE双模单芯片架构的小基站产品,支持TD-SCDMA/TD-LTE/WLAN三种网络数据业务接入,可极大的降低建网成本。

产品支持即插即用,实现“零配置”,即只需连接网线,基站自行启动,完成组网的配置。NEOsite小基站支持包括GPS、1588 V2和空口同步(网络侦听)在内的三种同步方案,启动过程中自动扫描周围的宏基站或其他小基站信号,获得周边邻小区信息,并通过数据分析,进行初始配置和自动优化。

“与室外宏站的协同,是我们在产品研发中考虑的重点,也是运营商关注的重点,”王震说,“NEOsite方案可通过SON的PCI自配置、移动性优化、自动邻区优化等技术联合宏基站进行处理,可实现小站和宏站的协同。另外,小站可通过空口侦听的方式进行同步,满足快速建网。还有,NEOsite小站和宏站间实现宏微协同的eICIC技术,也可大大减少小区干扰,提升覆盖效果。”

作为室内覆盖产品,性能能力只是一方面,快速部署、快速安装和简易运维能力也至关重要。NEOsite的外形非常精致小巧,可灵活安装在墙壁、天花板等各种建筑物表面,工程师用一个工具就可以完成安装。NEOsite还支持LTE双流MIMO,小区总吞吐率可提升100%,边缘用户速率可提升近40%以上;支持载波聚合,在聚合20MHz+20MHz的情况下,下行峰值速率可以达到215Mbps,确保用户体验更优。

“室内覆盖的场景非常多,也非常复杂,没有一种技术能够满足所有场景的需求,这就像是世上没有能够包治百病的药一样,”王震说,“中国的城市建设步伐非常快,高级酒店、高端写字楼、新兴开发区等建筑越来越多,这些高档社区的通信建设异常艰难,传统室分需要统一进行连线、安装,建设成本和工程建设难度都非常大,投资收益比很低,很多楼宇都存在不能进行覆盖的问题。Nanocell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建设方式,设备小,网线直接连接即可开通,邻区自行配置,工程实施和成本非常低,很适用于这些难谈的高档办公区、厂区。”

产业链:Nanocell规模商用前景可期

在移动通信的世界里,纯粹的技术只是一方面,产业链的健壮程度才是关键。

据王震介绍,Nanocell的产业链已经成熟,在芯片侧,有多家芯片厂家包括德州仪器、飞思卡尔、博通、高通、英特尔等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在系统设备侧,主设备厂家,有中兴、诺基亚、上海贝尔、爱立信、大唐移动等;京信、三元达、南京熊猫、南京智达康、福建锐捷、中磊电子等多家厂家也都能够提供相应的Nanocell产品。

目前,运营商也对Nanocell进行了大范围的测试和外场验证工作。中国移动在LTE二期集采过程中,进行了招标测试,并于2014年7月进行了后评估测试。中国移动研究院也已经组织了一次多厂家的IOT(网管、网关、基站间)测试。此外,还有数家省移动公司进行了Nanocell的招标工作,为2015年规模商用做好了试点准备工作。据了解,中国移动的第二轮IOT测试将在11月进行,届时,将有更多的厂家参与到Nanocell的测试中,全面推动Nanocell的成熟。

此外,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也开始了小基站的调研和测试工作,其中,中国联通在2014年5月进行了小基站的解耦测试,并积极进行着小基站的标准和制定工作。

王震预计2015年将是Nanocell规模发展的阶段,将在LTE网络中全面商用。“无论从技术角度还是应用角度来讲,相信Nanocell在未来发展过程当中都会有强大的产业链支撑,Nanocell在现网的商用势在必行,将成为解决室内覆盖的主流产品。”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