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为什么不把皇位传给儿子(明明有儿子)

娱乐2年前 (2022)发布 ooozhi
348 0 0

赵匡胤为什么不把皇位传给儿子(明明有儿子)

纵观两千多年封建帝王继承制度(排除开国皇帝),遵循的大体原则是嫡长子继承,具体来说就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在皇帝看来,只有自己的儿子才能继承皇位

然而,我们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明明有四个儿子,长子滕王赵德秀,次子燕王赵德昭,三子舒王赵德林,四子秦王赵德芳。由于赵德秀和赵德林都早夭,因此赵德昭是长子,赵德芳就是次子。

赵匡胤为什么不把皇位传给儿子(明明有儿子)

从继承原则上来说,赵德昭应该是皇位的第一继承人。乾德二年(公元964年),13岁的赵德昭出阁。按照惯例,皇子出阁是要被封王的,但赵匡胤以赵德昭年幼,没有授王。直到赵匡胤暴毙,赵德昭也未能封王。

查阅赵德昭的履历,在赵匡胤去世时,他的头衔是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距离封王一步之遥。正因此,赵光义即位不久,就封赵德昭为武功郡王。回到之前话题,赵匡胤临死前为何不把25岁赵德昭立为太子?

赵匡胤为什么不把皇位传给儿子(明明有儿子)

这里需要注意,“烛影斧声”争议了千年,这里不作探讨。赵匡胤之所以不立赵德昭为太子,跟五代到北宋初期的即位规则密切相关。当时天子之气旺盛,正所谓“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尔!”通俗来说,当时是个“枪杆子里出政权”的时代,谁的拳头大谁就能称王。

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他深知兵权的重要性。赵匡胤刚登基时,自己的儿子个个没有成年,北宋外面还有诸如后汉、南唐等一大堆敌人,甚至连北宋内部就不安稳,“太祖即位后,车驾初出,过大溪桥,飞矢射黄伞,禁卫惊骇。帝披其胸,笑曰:‘教射教射。’既还内,左右力请捕贼,帝不听,久之,亦无事。”

赵匡胤为什么不把皇位传给儿子(明明有儿子)

这种情况下,赵匡胤敢立儿子吗?显然不敢。赵匡胤能建立北宋,有两个人功劳最大,一个是弟弟赵光义,一个是赵普。每逢重大事宜,赵光义的意见非常重要,比如赵匡胤在世最后一年期间,他渴望迁都洛阳,遭到赵光义反对后,此事不了了之。

我们可以做一个假设,如果赵匡胤驾崩,赵光义和赵德昭两人谁能掌控大宋国运?显然是赵光义更胜一筹。大臣们向来见风使舵,当赵匡胤一直没有封赵德昭为王时,他们已经觉察到大宋庙堂的风向。

赵匡胤为什么不把皇位传给儿子(明明有儿子)

另外,五代到宋初还有一个比较奇葩的规定,就是一旦立太子,皇帝很难开心起来,“若建太子,则肤遂为闲人!”在强敌环伺下,一旦立了太子,对于皇帝来说,就是在自己身边安排了第二个朝廷,大大增加了被推翻的风险。最后用一句话来总结,宋太祖平生传光义之意原甚明显。

参考资料:《宋史》、《资治通鉴》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