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忧日本核污水消费者“用脚投票” 国产化妆品或迎市场契机

杂谈3个月前发布 ooozhi
12 0 0

随着日本福岛核污水排放入海时间临近,国内美妆消费者的焦虑明显加剧。除日本化妆品牌受到冲击,疑似使用日本原料的部分国内产品也先后被消费者列入“避雷清单”。

财联社记者多方了解到,虽然行业人士普遍认为,在现有监督管理机制下,所谓的核污水对化妆品的影响被夸大了。但与此同时,来自消费者的压力正在向上传递,已有国货品牌率先宣布对部分原料进行替换,若市场反馈良好,或将引发业内效仿,从而对化妆品上游产业链产生实质影响。

担忧核污水,618大促隐现退货潮

近期,在社交平台小红书上,关于“日系化妆品核辐射”“日本原料核辐射”的话题颇有热度。

在其中一篇帖子中,发帖人自述:在“618大促”中购入了不少日本品牌CPB产品,得知核污水新闻后,“瞬间石化,觉得日系产品不香了。”该帖子引来400多条评论,担忧刚购入的产品是否安全、寻找替代品的人不在少数。

有迹象表明,消费者的焦虑或已引发较大规模的退货。在近期一场直播中,李嘉琦提到“618”首轮尾款支付后,有两款此前大卖的日系化妆品均产生一万多套退货,因此再次进行返场销售。

虽然李嘉琦将此次退货描述得很平常,称“为了凑满减、拍多了或者价格错了,所以有人就会退。”但在社交平台上,更多消费者倾向将之归咎于“担心核辐射”,相关帖子下面不少人评论“已经退了”、“能退就赶紧退吧”、“基本不碰了”。

面对如此焦虑的消费者,多位从业者表示大可不必,称所谓核污水对美妆的影响被夸大了。近年,以《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为核心的30多部化妆品法规及技术规范陆续公布、实施,行业监管力度从过往质量达标提升到功效宣称合规,叠加进口商品需经过海关检验检疫,其安全性理应有充分保障。

压力向上传导,各大品牌紧急应对

但焦虑的消费者首先还是将矛头指向品牌客服。据一位运营公司人士透露:“最近有接到这类客诉,但其实也没什么办法,日系品牌尽量弱化这个事件吧。”作为资深从业者,她自己对所谓的原料安全并不在意,因为“原料问题太复杂,没办法深究。”

A股上市公司中,美妆运营商丽人丽妆(605136.SH)、凯淳股份(301001.SZ)、若羽臣(003010.SZ)都涉及日本美妆品牌运营,但如前述业内人士介绍,面对这类问题运营商的处理空间有限,受到的影响相对间接。

首当其冲的还是品牌商。记者注意到,早在本月中旬,日本化妆品牌SK-II就对产品安全性进行了对外说明,表示“进口到中国的产品都通过了辐射相关针对性检测”。

随着消费者注意力蔓延到日本产原料上,国内美妆龙头珀莱雅(603605.SH)也公开回应,称目前只有极少量产品使用源自日本的海洋原料,近期主动进行核辐射检测,日本核废水排放对公司影响不大。除珀莱雅外,多个国货品牌也都对外表示主动进行了检测,但受制于检测周期,检测报告普遍还未出炉。

或是感受到部分消费者对于“0日本原料”的执着,有国货品牌率先宣布要将原料替换为全国产。记者以消费者身份从逐本品牌了解到,其一款卸妆膏产品之前采用了日本原料,但今年3月以后的批次已经改换为国内原料,另一款卸妆油产品原本含有日本产乳化剂,未来也将改换为国产原料。

多重因素影响,摆脱日产原料存争议

公开资料显示,日本厂商在表面活性剂、油脂、乳化剂、物理防晒剂等原料领域都有较高话语权。考虑到一款化妆品背后涉及几十种原料,这些原料又经过层层分销加工,不少业内人士都认为,其最初源头来自哪里实际已难以考证。

在此背景下,国内化妆品产业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绕开日本原料尚存争议。

当被问及如果不使用日本产原料会有什么影响时,一位国货品牌创始人心态乐观,称:“只是短时间受影响,国产原料很快就会跟上。”在他看来,如果国内消费者负面情绪升温,预计会有更多品牌选择弃用日系原料,也会有更多用户放弃日系品牌。

另一位代工厂人士则持不同观点,他指出,日本企业在原料领域有深厚的累积,对于污染的担忧明显被放大了。在他看来,讨论摆脱日本原料脱离客观现实,“既没必要也不现实。”

虽然现阶段行业尚未形成一致意见,但确实有品牌商已经开始替换原料,不排除未来可能会引发更大规模的原料替换潮,国内原料厂商可能迎来发展新契机。

需注意的是,我国在化妆品原料领域起步较晚,防晒剂龙头科思股份(300856.SZ)算是其中佼佼者,但其主营的化学防晒剂竞争对手为欧美厂商,在日本厂商擅长的物理防晒剂领域,公司尚无产品问世。

(文章来源:财联社)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