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据中心区域布线方案

财经11个月前发布 ooozhi
38 0 0

在金融,保险,政券,政府机关等相应机构的数据中心中,为保证系统数据计算的速度及数据存储与管理的可靠性,许多核心业务应用通常是由高性能的服务器设备如标准或非标小型机,大型机等所组成,与这些高性能服务器相配套的有单独的SAN存储网络。

在这类设备区域布线方案的实施中,布线方案的实施要着重思考布线的可靠性。另外由于SAN 网络是设备间传输的内部高速传输网络,当前设备I/O 绝大多数是支持万兆的光纤传输,光纤支持万兆的传输距离与通道的衰减正反比,布线方案同时要思考尽可能小的整体通道衰耗,基于以上的思考,谈谈在SAN 区域布线规划方面的思考与实施的方式。

布线规划

常规机架式服务器通常自带存储,较少独立配置单独存储网络,布线走向主要是上行LAN 网络,布线规划可以每列以4-8 个设备柜配置一个网络列头,而高性能服务器与机架式服务器不同,这类服务器主要负责高速数据计算,通常外带单独的存储设备,高性能服务器与独立存储设备通常以2:1 的比例配置,在高性能服务器与SAN交换机,存储设备这三者间形成多点对多点的光纤高速传输通道,如图1 所示。

从图1 中的网络连接关系中可以看出,任一台服务器由于突发故障或死机后,并不影响存储设备内数据与外网的正常传输,其他任何服务器可以透过SAN 交换设备及时处理存储设备的数据,以保证核心数据传输应用的可靠性。

图1

对高性能服务器的布线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上LAN网络,另一部分下行SAN 存储网络。在实际布线方案的实施过程中,笔者有注意到有部分咨询方在规划布置该SAN 区域中高性能服务器,存储设备与SAN 交换设备这三者的时候,采用与机架式服务器类似的每列以4-8 个设备柜配置一个网络列头的方式,这种方式笔者并不推荐,因为这样会导致被分开摆放于各个列头的SAN 交换设备的布线会变得十分复杂,各个放置SAN 交换设备的网络列头间为了实现上述多点对多点的连接方式,两列头间需要配置大量互连光纤。

另外,如果对于高性能服务器每列设置网络列头,也并不利于SAN 网络的布线。高性能服务器一部分光纤上行LAN,一部分下行SAN网络,如果下行SAN 部分的光纤需要经过网络列头跳接,除了浪费布线外,而且也会导致由于跳接次数太多,导致整体通道间的光纤损耗太多,当前的数据中心机房建设在SAN 传输通道绝大多数是配置万兆多模光缆,例如万兆多模OM3 光纤支持万兆300 米的距离下要控制衰减在2.6dB 以下,如果由于整体规划的原因使得网络配线跳 接太多而导致整体通道过高的衰减,由于规划不合理造成过高的衰减将是非常的可惜的,即使以预连接的方案中,也有可能导致衰减过高。

经过计算,每列设列头的 SAN 区域布线方式,SAN 网络的整体通道连接 器有可能达到9 个甚至更多的连接点。鉴于以上的分析,对于SAN 区域的布线网络,笔者更建议采用集中式的配线管理方式,配线区域放置SAN 交换设备,而服务器由预连接光缆直接汇聚到配线区,而不是采用上述传统的列头方式,这样的做法通常每个通道的连接点可以控制在 5 个连接点以下,也更有利于实现该区域的配线的管理,节约用户的布线投资,集中式 SAN 配线管理如下图2 所示。

由于SAN 网络配线相对独立,并不一定要将SAN 网络的配线区与LAN 的MDA 区域放置在一起,这样做的好处是除了减少该区域光缆的平均长度外,减少布线投资,更重要的是可以减轻LAN 的MDA 配线与线槽路由的压力,使得配线更清晰,更易管理与维护及今后的扩展。

图2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